museum trademark
logo with number
email 查询活动详情 phone 2277 8339
facebook instagram
  • EN
  • 繁
  • 简
  • 首页
  • 关于「铜」游古建系列
  • 青年导赏培训
  • 古迹「铜」乐日
  • 铜锣湾文化地图
  • 活动回顾
  • 联络我们
  • 首页
  • 关于「铜」游古建系列
  • 青年导赏培训
  • 古迹「铜」乐日
  • 铜锣湾文化地图
  • 活动回顾
  • 联络我们
email 查询活动详情
phone 2277 8339
facebook instagram
  • EN
  • 繁
  • 简

「铜」赏古蹟︰铜锣湾古蹟「铜」乐日

「铜」赏古蹟︰铜锣湾古蹟「铜」乐日为保良局历史博物馆「铜」游古建系列计划第二阶段公众活动,以保良局中座大楼作主场地,并提供免费穿梭巴士服务,连结四座铜锣湾区古蹟作子场地,提供丰富体验活动予公众人士,同时为参与计划的年青人提供平台,展现首阶段的地图成果。活动当日设有导赏团、互动工作坊、主题导赏短片播放及精彩文化体验﹙部分活动需要另行报名参加﹚,让市民深入认识社区历史文化及古蹟保育成果。衷心感谢以下机构支持参加摊位 (排名不分先后): ● 东华三院 ● 打书钉 ● 皇者仁风校史馆 (皇仁书院) ● 长春社

日期: 2025年11月8日﹙六﹚

时间: 上午11时至下午5时

对象: 公众人士

主场地

保良局中座大楼﹙一级历史建筑﹚

保良局中座大楼﹙一级历史建筑﹚

保良局中座大楼﹙一级历史建筑﹚

保良局中座大楼于1932年落成,由香港早期华人建筑师兼保良局总理姚得中先生设计,亦是其遗作之一。中座大楼属西式建筑,採用新古典主义风格设计,其圆顶为权力与公共机构的象徵,代表保良局在香港具有广大认受性和支持。大楼在1950年代初加建门廊供避雨或避暑用。门廊乃源自古罗马时代的建筑元素,常建于神庙或公共建筑。门廊支柱採用西式建筑风格设计,但同时镶有石刻对联,融合传统中式文化。中座大楼由启用至今一直是无依妇孺的安身之所、总理们决策会务,与同仁群力发扬善业的总部,见证保良局落户铜锣湾区后的善业发展。中座大楼于2023年12月获古物咨询委员会确认评级,由原有的「二级历史建筑」升格至「一级历史建筑」。

艺文工作坊或子场地导赏团

◈当天设穿梭巴士来回铜锣湾四座重要古蹟,供已登记参加活动者乘坐。

◈费用全免,名额抽籤所得,欢迎公众报名参与。

◈已包括所需材料及用具。

※艺文工作坊、跑马地山村道54号V54年青艺术家驻留计划、香港红卍字会大楼、孔圣讲堂导赏团名额有限,成功报名之参加者将于11月5日或之前收到确认电邮。持有工作坊确认电邮之访客当天只需凭确认电邮进场

艺文工作坊或子场地导赏团登记
户外写生体验工作坊

户外写生体验工作坊

10歲或以上: 12:00-13:00、14:00-15:00、 16:00-17:00

親子(10歲或以下+1位成人): 11:00-12:00、13:00-14:00、15:00-16:00

铜锣湾礼顿道66号保良局

广东话

12-16人

文物拓印工作坊

文物拓印工作坊

10歲或以上: 14:30-15:30

親子(10歲或以下+1/2位成人): 13:15-14:15

铜锣湾礼顿道66号保良局

广东话

25-30人

炫彩箔画工作坊

炫彩箔画工作坊

10歲或以上: 14:00-15:00、 16:30-17:30

親子(10歲或以下+1/2位成人): 12:45-13:45、15:15-16:15

铜锣湾礼顿道66号保良局

广东话

15-25人

黑白相片上色体验工作坊

黑白相片上色体验工作坊

10歲或以上: 12:30-13:30、 15:00-16:00

親子(10歲或以下+1/2位成人): 11:15-12:15、13:45-14:45、16:15-17:15

铜锣湾礼顿道66号保良局

广东话

15-17人

手工皂体验工作坊

手工皂体验工作坊

10歲或以上: 11:30-12:45、 14:30-15:45

親子(10歲或以下+1/2位成人): 13:00-14:15、16:00-17:15

铜锣湾礼顿道66号保良局

广东话

15-25人

手工香体验工作坊

手工香体验工作坊

10歲或以上: 11:15-12:15、 13:45-14:45、16:15-17:15

親子(10歲或以下+1/2位成人): 12:30-13:30、15:00-16:00

铜锣湾礼顿道66号保良局

广东话

12-16人

中座大楼导赏团

中座大楼导赏团

11:30-12:15、13:15-14:00、15:00-15:45、16:15-17:00

铜锣湾礼顿道66号保良局

广东话

25人

香港红卍字会大楼导赏团

香港红卍字会大楼导赏团

13:15-14:30、14:45-16:00、 16:15-17:30

铜锣湾皇龙道25号

广东话

20-25人

V54年青艺术家驻留计划导赏团

V54年青艺术家驻留计划导赏团

12:15-12:45、14:15-14:45、16:15-16:45

跑马地山村道54号

广东话

15人

孔圣讲堂导赏团

孔圣讲堂导赏团

11:00-11:45、12:00-12:45

铜锣湾加路连山道77号

广东话

30人

艺文工作坊或子场地导赏团登记

子场地

马场先难友纪念碑﹙法定古蹟﹚

马场先难友纪念碑﹙法定古蹟﹚

马场先难友纪念碑﹙法定古迹﹚

马场先难友纪念碑于1922年动工兴建,揉合中西建筑和装饰元素;中式牌楼额坊刻有「福、禄、寿」三字,中间的云石墓碑刻有「中西士女之墓」及罹难者名字,两旁附中英文碑记。纪念碑是本港首座及唯一一座以公众募捐形式,为灾祸罹难者而建的公墓。1918年2月26日,逾万名中外人士在跑马地马场观看一年一度的新春打吡大赛,未料由竹棚搭建的看台不胜负荷塌下,引起大火,导致逾600名中外人士葬身火海。灾后东华医院积极救灾,协助处理罹难者遗骸。及后政府拨出扫杆埔上咖啡园地段作为罹难者的永久墓园,建造纪念碑。纪念碑曾于1974年、1983年和1993年(由香港赛马会拨款资助)翻新,至今仍保存原貌,2015年列为法定古迹。

香港红卍字会大楼﹙一级历史建筑﹚

香港红卍字会大楼﹙一级历史建筑﹚

香港红卍字会大楼﹙一级历史建筑﹚

香港红卍字会大楼建于一九四零年,是香港红卍字会的总部。道院暨世界红卍字会于一九三一年在香港设立分会,香港政府批准香港红卍字会的机构注册申请,机构遂着手筹集款项兴建永久总部大楼,在一九四零年成功建成。日本入侵华南期间,香港红卍字会分别在大楼地下及九龙设立赠诊所。大楼的免费西医服务从战后直至一九六零年代,在香港仍未建立全面的医疗系统前,每年为多达18 000人诊症。为提供更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香港红卍字会分别于一九六二及一九八五年开始在大楼内增设免费的眼科及牙科服务,维持至今。香港红卍字会大楼于二○二四年九月获确认一级历史建筑。

孔圣讲堂﹙一级历史建筑﹚

孔圣讲堂﹙一级历史建筑﹚

孔圣讲堂﹙一级历史建筑﹚

孔圣讲堂于1935年落成,在1962年香港大会堂启用前,孔圣讲堂是本港主要的社区会堂,开放予公众参与各类活动和讲座。1928年,简孔昭先生为了推广孔孟儒学,捐出土地兴建孔圣讲堂。 孔圣讲堂的建筑风格实用而优雅,地下斜坡设计确保所有观众能清晰地望见礼堂中央。孔圣讲堂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雀替、斗栱、如意图案与西方现代主义的简洁混凝土元素,例如天花板通气口的玉如意装饰。内部採用悬吊式屋顶,并无直柱。曾经在孔圣讲堂演讲的名人学者包括郭沫若、茅盾、钱穆、唐君毅、饶宗颐等。于2020年6月,孔圣讲堂获确认为一级历史建筑。

跑马地山村道54号 ﹙三级历史建筑﹚

跑马地山村道54号 ﹙三级历史建筑﹚

跑马地山村道54号 ﹙三级历史建筑﹚

跑马地山村道54号建于1920年代,为现存少数的战前私人大宅。三层高的建筑物采用上世纪流行的装饰艺术风格,以简约法式风格兴建。主楼大门前保留花岗石阶梯,平台上花园围栏以灰泥建筑物料为主,外墙立面亦清晰可见仿石雕装饰以及拱形木构门窗等。室内设主人用的木制楼梯、佣人后梯(俗称「妹仔梯」)、贯通各层的火炉烟囱、拼花阶砖以及户外后花园等。大宅原为左右对称的「一梯两伙」设计,历经时代与业权更迭,现只遗留山村道54号半边建筑物,属于跑马地区内年代久远而且保存良好的历史建筑之一。 跑马地山村道54号于2020年6月获确认为三级历史建筑。

活动登记

中座大楼参观、艺文工作坊、跑马地山村道54号V54年青艺术家驻留计划、香港红卍字会大楼、孔圣讲堂导赏团

均已接受登记

当日活动时间内,所有登记入场参观者均可在活动子场地指定范围参观。艺文工作坊、跑马地山村道54号V54年青艺术家驻留计划、香港红卍字会大楼、孔圣讲堂导赏团采预约制,需预先登记。如报名人数超出限额,将以电脑抽签形式处理。成功报名人士会于2025年11月5日或之前取得确认电邮。取得确认电邮者不需再登记入场参观,直接于工作坊或导赏团举行时间前入场即可。必须持有相关确认电邮,方可参加工作坊。

艺文工作坊或子场地导赏团登记

即日起接受登记,至2025年10月29日下午6时

会场设有教育摊位及手工体验,并设中座大楼导赏团,入场后可即场参加。为提供更佳参观体验,请预先登记参观。届时凭确认电邮入场参观

同乐日活动入场登记

即日起接受登記

如有疑问,请与项目主任汪小姐联络:
电邮:

[email protected]
电话: 2277 8339

联络我们

快速链接

  • 铜锣湾文化地图
  • 关于「铜」游古建系列
  • 活动回顾
  • 青年导赏培训
  • 古迹「铜」乐日
  • 联络我们

追踪我们

  • icon
  • icon
  • icon

© 保良局历史博物馆 Po Leung Kuk Museum由 Visible One 设计版权所有

  • 隐私声明
  • 条款和细则